首页 > 内容详情
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发:“高新服务”助力项目落地大提速
发布时间:2017-12-25


 “对于企业来说,抓建设就是抓效益。目前,我们投产时间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,比原定时间提前了至少5个月,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建设速度!”22日一大早就来到高新区管委会的绵阳京东方项目执行总指挥常程,就目前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高新区政府进行面对面对接,他打趣地说:“我们和政府就像是互存互赢的伙伴,感情深厚啊!”

事实上,也正是这样常态化、零距离的沟通,才让京东方项目在绵建设期间,创造了其历史上环评速度、国家政策获批速度两项业内第一的记录。

同时,作为高新区的“老朋友”,四川野马汽车绵阳制造公司落户高新区的几年时间里不断壮大。“无论是政策、资金或是生产资质申请等,高新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,优质、贴心的服务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心。”该公司董事长何茂华说,在政府引导和鼓励下,企业不仅越做越好,还让他们有了扩大规模、“反哺”当地经济发展的想法。从今年年初起,他们便开始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在绵落户,如今已与21户外地企业达成共识,总投资规模预计达10亿元。

“高新区完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‘直通车’‘项目专员’代办审批手续和审批服务‘跑一趟’等制度,塑造了‘高新服务’品牌。”近日,在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现场会上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刘超对今年以来高新区全力抓好项目投资,以优质服务不断助力企业练好“内功”所取得的种种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
数据显示,1-11月,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.1亿元、增长18.3%。其中,工业投资72.68亿元、增长68.4%,技改投资71.73亿元、增长64.9%。从项目推进看,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.48亿元,快于时间进度87.7个百分点。从项目引进看,引进项目75个,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69亿元;国内省外到位资金95亿元、增长51.4%。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。

一路飘红的成绩得来绝非偶然。“今年以来,我们立足自身产业基础,突出精准招商、项目前期、项目推进、资金保障‘四大重点’,不断寻求投资增量,稳定投资总量,促进项目加快建设,力求让全区经济发展的‘压舱石’越来越稳、‘顶梁柱’越来越强。”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董泓这样说。

一方面,高新区紧盯主导产业、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配套精准招商,坚持做大总量和做优质量相结合,将创新机制和优化服务相结合,不仅推行“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联动推进”等机制,还开辟审批“绿色通道”,在工商注册、立项、环评、规划审批、土地供应等方面靠前服务,为企业“贴身”服务,实现重点项目落地大提速。

另一方面,高新区坚持面上推进和点上突破相结合,以点对点“保姆式”服务不断加快项目推进。与此同时,不断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,通过做大做强平台公司,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以及搭建企业融资服务平台,补齐资金短板。

如今,世界500强法液空大宗气站项目、陆利达数控机床项目、安和移动互联产业园、碧桂园、华润集团……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和企业已将目光锁定高新区。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,必将推动高新区朝着“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”的目标阔步前行。



点评:项目建设呼唤更多“高新服务”

今年1至11月,在涉及项目投资成效的5个指标中,高新区全部进入全市前三名,创下“全市唯一”的骄人成绩。于此,其背后的“高新服务”引来众人打call。

什么叫“高新服务”?除了作字面上的“高新区服务”理解外,不妨将其内涵作如下两点概括:一是高效,二是创新。所谓高效,是指其“一线工作法”:领导在项目一线指挥、干部在项目一线落实、情况在一线了解、问题在项目一线解决。“一线工作法”实现了项目落地的大提速。所谓创新,是指把项目指挥部办公室“搬”在了项目现场,把园区干部与重点项目企业干部实行了临时混编。如此“混搭”,免去了企业“办事难”之忧。总的来看,“高新服务”,实现了靠前指挥、部门协同、零距离服务、无障碍办事。

窥斑见豹,“高新服务”,是一个地方和部门思想境界、理念思路、精神状态、工作作风的折射。更进一步看,领导干部是项目投资建设的组织者、管理者、推动者,项目建设好不好,关键看领导。“高新服务”也是主要领导谋划力和推动力、班子凝聚力和向心力、干部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的体现。

近期,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,其中指出,一些单位“门好进、脸好看”,就是“事难办”。引进一个项目不易,留住、建好一个项目更不易。项目建设呼唤更多“高新服务”,让脸好看,事亦好办。